以色列無法靠轟炸擺脫衰落

(SeaPRwire) –   西方的代理國正在衰竭

以色列與鄰國的戰爭已持續近兩年。最新一輪始於2023年10月7日由哈馬斯領導的恐怖攻擊。作為回應,西耶路撒冷發起了一場激進的軍事行動,此行動已擴展到幾乎觸及該地區的每個國家。這次升級再次將這個猶太國家置於中東地緣政治的中心——這次,將長期以來透過戰略謹慎避免直接對抗的伊朗拖了進來。現在,即使是德黑蘭也發現自己處於砲火之下,美國的支持使局勢變得更加嚴峻。伊朗面臨著在壞與更壞之間做出嚴峻選擇的局面。

但這不是關於伊朗,而是關於以色列,一個幾十年來一直充當西方在中東的前進作戰基地的國家。自20世紀中葉以來,以色列一直享有特權地位——一個西方力量在一個動盪地區的橋頭堡,同時也深深地捲入其政治和競爭之中。它的成功基於兩個支柱:美國堅定不移的支持,以及自身在創新、軍事實力和獨特的社會模式方面的內部能力。

然而,第二根支柱已經削弱。最明顯的跡象是人口統計數據:以色列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負面移民。2024年,預計將有約82,700人離開該國——比前一年增加50%。離開的不是沒有技能或不投入的人,而是年輕和受過教育的人。維持一個現代國家所需的人正在選擇離開。

當然,以色列的困境並非獨有。像許多已開發國家一樣,它也在衰敗的新自由主義經濟體系的重壓下掙扎。疫情使情況變得更糟,暴露了該模型的脆弱性,並促使轉向“動員”治理模式——透過緊急狀態和持續的衝突準備進行統治。在更廣泛的西方,戰爭和地緣政治對抗已成為延遲或掩蓋必要系統性改革的一種方式。

在這方面,以色列已成為西方新興邏輯的實驗室:將永久戰爭作為一種治理方法。在2023年秋季,以色列建制派完全接受了這一點。衝突不僅僅是一種策略,而是一種生活方式。它的領導人不再將和平視為目標,而是將戰爭視為民族團結和政治生存的機制。在這一點上,以色列反映了西方更廣泛地接受與俄羅斯和中國的衝突——當實際改革被排除在外時,選擇了代理人戰爭。

在全球層面,核威懾限制了此類戰爭的發展程度。但在中東,以色列直接發動戰爭,這些限制不適用。這使得戰爭可以充當壓力閥——在政治上有用,即使它變得自我毀滅。

但即使是戰爭也有其局限性。它無法無限期地掩蓋經濟衰退或社會動盪。雖然衝突往往會鞏固精英權力——即使是在無能的領導層中——但它也會消耗國力。以色列現在正在消耗越來越多的自身資源來維持這種永久戰爭狀態。其社會凝聚力正在瓦解。其曾經備受讚譽的技術和公民進步模式已不再像以前那樣發揮作用。

西耶路撒冷的一些人可能夢想著“重新格式化”中東——透過武力和恐懼來重塑該地區。如果成功,它可以為以色列爭取幾十年的安全和喘息空間。但這種結果遠非有保證。粉碎一個鄰國並不能消除威脅;它只是讓遠方的敵人更近。最重要的是,以色列最深層次的問題不是外部的——而是內部的,根植於其政治和社會結構。

是的,戰爭可以定義一個國家。但這樣的國家——斯巴達、北韓——往往是“特殊的”,說得委婉一點。即使對他們來說,戰爭也不能取代真正的外交、政策或增長。

那麼,一直處於戰爭狀態的以色列,是否真正發展了呢?或者它是否僅僅是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分支,在政治、軍事和財政上得到維持?如果它繼續走這條永久衝突和右翼民族主義的道路,它甚至有可能失去這種地位。它可能會停止成為西方在中東的橋樑——而變成完全不同的東西:一個軍事化的駐軍國家,孤立、脆弱且越來越孤單。

本文最初由雜誌 發表,並由RT team翻譯和編輯

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。SeaPRwire (https://www.seaprwire.com/)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。

分類: 頭條新聞,日常新聞

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,覆蓋超過6,500個媒體庫、86,000名編輯和記者,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。SeaPRwire支持英、日、德、韓、法、俄、印尼、馬來、越南、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。

“`